2022年1月13日下午,学报社科版编委会会议在东区教学楼A701召开,校党委书记/编委会主任黄晓玫、校党委副书记/编委会副主任成金华、分管副校长刘勇胜、前编委会主任郝翔教授、期刊社社长王淑华、期刊社副社长/编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开明、主编於世为、校内编委、学报社科版全体人员以及期刊社自科期刊编辑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成金华主持会议。
刘勇胜发表了讲话,他充分肯定了学报社科版取得的成绩,强调学报社科版要积极服务地大学科发展,坚守阵地意识,严把质量关,进一步扩大影响力。
於世为围绕2021年学报社科版成绩与亮点、主要工作进展、2021年稿源及刊稿分析、挑战与努力方向等方面详细汇报了学报社科版2021年工作情况。於世为指出,2021年学报社科版的两大亮点分别为: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加入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的“国家队”;复合影响因子由去年的3.599上升为3.989。
校内编委郝翔、成金华、傅安洲、余敬、郭海湘、董元兴、杨树旺、杨从印等从栏目设置、作者队伍建设、服务学科建设、提升国际影响力、期刊定位与发展方向、经费的合理使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王淑华感谢校领导和各位编委专家对学报社科版和期刊社的大力支持,表示期刊社将进一步强化学者办刊理念,协同引领学术发展,深入学院和学科团队,继续为推进学校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黄晓玫作总结讲话,指出学报社科版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表明我们的期刊获得了学界的广泛认同,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今后的期刊工作,首先要满足国家需求,在世界上发出中国的声音,同时要服务学校学科建设,做到保持国家标准、结合学校特色、用好校内外资源,将效益最大化。最后,黄书记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树立质量意识,严把论文质量关;二、树立政治意识,坚守底线和红线;三、进一步彰显地大学科特色与传统优势。(孙洁 供稿)